新闻资讯

六五环境日20年!回顾六五环境日主题变化感受生态保护发展变迁!bob电竞

  bob电竞为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表达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1972年10月召开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6月5日确立为“世界环境日”。2004年,中国首次结合世界环境日主题,针对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提出了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环境日主题,自此我国每年发布六五环境日主题。今年是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自主确定环境日主题的第20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既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体现,也是对社会关注焦点的回应,其主题的变迁也是一部我国生态环境政策的演化史。二十年来,六五环境日主题变迁体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与时俱进,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的巨大转变。

  笔者系统梳理了我国二十年来六五环境日主题的变迁,分析了这一变迁及背后生态环境政策的关联。总体来看,我国六五环境日在主题设置上,主要聚焦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呈现出从污染防治到绿色发展再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变。其中,污染防治主题以2004年、2007年和2013年为典型代表,分别针对海洋环境恶化、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等当下最紧迫和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绿色发展主题则以2010年、2012年和2015年为典型代表,呼吁人人行动起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以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为典型代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具体来看:

  随着经济发展的腾飞,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实现了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坚决向污染宣战”,到全面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改善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核心目标和主线任务。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提出到2005年,环境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以工业污染防治、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为主,其中渤海是“九五”计划以来的环境保护重点区域,也是“十五”计划重点项目规划区域之一,是我国开展碧海行动计划、推进海洋污染防治的缩影。2004年六五环境日以“碧海行动”为主题,体现了我国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2006年,党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将“十一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纳入约束性指标,并在第六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题,统筹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减排战略”。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印发,要求围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目标,把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2007-2009年bob电竞,六五环境日分别以“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为主题,体现了对党的和“十一五”规划关于减污减排要求的落实,也体现了与奥运会等时事的紧密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bob电竞。2011年冬季,持续时间长、频率高、范围广的严重雾霾事件以及PM2.5知识普及,激发了人们对清洁空气的渴望,进一步唤醒了对大气环境保护的意识。党和国家紧扣人民关心的问题,推动污染防治重点任务由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转向环境质量改善。2012年年底国家新发布《环境空气量标准》(GB 3095-212),首次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史上最严厉的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以此来展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拉开了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序幕。2013年和2014年以群众关心、国家开展的重点工作为主题,开展了六五环境日活动,以此号召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2016年,随着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部署完成,环境质量改善正式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目标和主线任务,当年六五环境日则以此为主题,彰显党中央国务院对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以及推动全社会积极参与、有力配合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十三五”环保工作总体部署的态度。

  在全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体量日趋壮大的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不断上升,污染物产生量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党和国家清楚地意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缓解资源环境危机的关键在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广大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的群众越来越多,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绿色发展成为我国坚定不移的发展之路。

  2005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中,“两型社会建设”首次被单独列为规划中的重要篇章,作为我国绿色行动方案;并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06年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强调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成为我国经济与环境关系的重大转变。2007年,党的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将“两型社会建设”写进了党章,从文明的高度来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2006-2010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则体现了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回应,进一步呼吁人民群众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其中,2008年环境日以“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更是体现了对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的关注以及向世界展示我国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决心与成绩。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落实“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国家在法律法规完善上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修订,200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我国促进绿色发展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期内,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境经济政策相继出台,为市场化手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环境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和2010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均以“减排”为切口,向人民群众大力推广污染减排、节能减排、践行绿色生活,共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部署,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2011年,“十二五”规划中再次以基本原则和单独一篇的形式正式提出;《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同步落实相关要求。两个顶层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在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工作中的重要性。2012年环境日从人们生活举手之劳、触手可及的角度,选择“绿色消费”为主题,体现了对规划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中的回应;也反映了在推动绿色发展转型方面,国家宏微观并举的思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我国绿色发展的内涵更加深厚、范围更加广泛。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通过,其明确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作为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对人民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刻不容缓,从群众通俗易懂、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角度,选择以“践行绿色生活”为主题,开展普法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绿色发展,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反映着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入新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我国政府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尚有不足,民众大量的利益表达诉求无法及时消纳,导致越来越多的公众迫切希望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参与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我国政府愈发重视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顺势而为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向前迈出坚实步伐,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经历了一个从少到多、从抽象口号到具体行动、从响应政策号召到自觉主动参与的发展过程;完成了从参与环境保护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再到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现代化高度的层次递进上升。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政府为公众参与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在宏观层面上,“十一五”规划到“十四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均提出要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具体方面,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成为首部以法律形式规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且充分吸收公众参与评价过程的法律。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听证暂行办法》,首次对环保领域的公众听证进行专门规定,填补了我国环保行政许可中关于公众听证方面的空白。2005年,《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对环境法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从法律层面确保公众参与原则贯穿于环境立法的全过程,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逐步完善bob电竞。2005年环境日以“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为主题,鼓励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共创绿色家园,则再次体现了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公众参与的鼓励与号召。

  2014年4月,新环保法表决通过,专门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章节;次月《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二者强有力的回应了长期以来公众要求尊重和保障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诉求;2015年《环境公众保护参与办法》审议通过,其作为新环保法修订以来首个专门针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公众参与做出的部门规章,明确了公众参与的适用范围。同年审议通过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纲领性文件,也非常重视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8年以后环境日主题均体现了人人参与、共享共建的特点,持续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坚持美丽家园共享共建的原则,有力回应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阶形式。2006 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2007年,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置于人类文明进程的轨道上,并在党的上将“人与自然和谐”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中。十八大以来,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各类会议和地方调研中,反复强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意义。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方略之一纳入了国家总体建设布局。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升到制度层面,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准确把握、科学定位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制度保障。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进一步丰富。2021年六五环境日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回应了十九届历次全会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出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环境日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则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公众讨论、吸引公众参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平台与契机。

联系我们

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
博鱼官方网站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变频供水、环保设备销售、污水项目运营、维 护和废气除尘治理等环保技术服务有关的新兴企业。博鱼官网登录工业设备公司拥有当下最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环保技术人才,以最热忱的服务态...

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

点击下面,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8-2023 博鱼·(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